NEWS CENTER
CONTANT US
當護士一旦成為病人后,遭遇和心情與其他病人如出一轍:不敢面對疾病真相……
作為重癥醫學科新入職的護士,我們有幸參加了科室舉辦的“我是患者”情境體驗活動,切切實實做了一回“病人”。當我們置身于這個無比熟悉又陌生的環境,真實感受到的卻是作為一名ICU病人的痛苦與無助。
躺在高檔床的一瞬間,還蠻舒服;可當插上了氣管插管,四肢被緊緊約束,整個人就被活生生釘在了床上,想摸一摸臉都好難;口水不自覺流了出來,竟然咽不下去,喘息也與往常不一樣,非常煩躁,我想要拔管!
我與患者的距離,其實比想象中遙遠
在經歷了3個月的臨床試用期后,我開始負責看護病人,每天面對著病人就像面對一架架需要修理的機器,輸液、翻身、吸痰、搶救、測體溫、計出入量、觀察病情、轉入轉出,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日復一日重復著繁瑣的動作。
我不明白:書本上明明寫著可以4個小時翻身一次,而臨床上為什么2個小時甚至更頻繁?不明白為病人吸痰時為何他拼命搖頭,完全抵觸?不明白用來救命的氣管插管,為什么病人不計后果一下子就拔出來?
那天,我變成了一個“病人”躺在熟悉的病床上,身上貼著黏糊糊的電極片,還接著監護儀的導線,手腳被約束帶毫不留情地緊緊綁在床上,口中的氣管插管雖只插了一小段,但仍然剝奪了我的語言表達能力。不一會兒,口水就開始不停流出來,雙頜的肌肉也酸了,長時間固定的躺臥姿勢讓我渾身酸麻難忍……
如果約束帶不夠緊,我真想瞬間拔下所有管路!那一刻,我開始理解每次翻身時同事們都在強調“把雙手約束好”的意義,也理解了每次都跟患者強調了管路的重要性,為什么還有患者“拔之而后快”,結果卻為了生命而再次置管。
痛苦的過程誰都不想經歷第二次,無非是因為太痛苦。在長達兩小時的體驗過程中,我不止一次求助于身旁的醫護同事,想通過他們的關懷和安慰緩解自己的難過?,F在回過頭反思一下自己,雖然每天都在與各種各樣的病人接觸,但我與病人之間的距離,其實比想象中遙遠。
如果我是一個病人
現在,我變成了一個“病人”,躺在病床上接受著同事們給予我的救治性治療與護理:遭受著因為氣管插管不能吞咽口水順著嘴角不停流的尷尬,遭受著吸痰帶來的陣陣惡心,遭受著手腳被緊綁不能動彈的無助,遭受著查房時被眾人圍觀的無奈。
吸痰, 吸痰,要被吸痰了,會是怎樣的感覺?心里只有緊張與不安……
在這個相對特殊的環境中,生理上的折磨固然可怕,但心理的孤獨和恐懼也許才是更大的煎熬。健康人尚且如此,更何況疾病纏身的病人呢?
如果,我是一個病人,我希望時刻都能感受到醫護人員的尊重和關心。這樣的關懷之心,好比一味難得的良藥,讓我的心靈得到安慰與鼓勵,讓我有信心和毅力去戰勝病魔。
曾經有人說:“拉開人生帷幕的人是護士,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護士”,醫護人員貫穿了人生的始終。通過參加本次活動,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,作為生命的守護者,我們有責任在每一位患者需要時,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和人文關懷幫助患者重獲健康身心
我有點笨,但是我很認真
實習的時候,有位老師跟我講,我們每天都被教育要“視病人如親人”,但我們單方面的主動是不夠的,作為醫護人員最成功的應該是“被病人視為親人”,因為人只有對自己的親人才會沒有防備,才會去相信你,去依賴你,你才能更好的將工作進行下去,做到“雙贏”。
體驗過“病人”的角色才能夠理解,我們每日交接班的自我介紹與問候,每項操作前的評估與解釋,對于患者來說都是可以增進親切感與信任度的做法。身體已經不能保證健康,心理上才會有更大的需求。因為病情危重,ICU病人承受的痛苦遠遠在我們想象之上,他們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、悲觀、緊張、抵觸甚至瞻望等不良情緒,再加上疾病本身的痛苦更加劇了不穩定情緒的產生。
因此,我們要針對每位病人不同的病情變化和心理特點,因人施護,及時給予情感疏導?,F在我知道,我要學習的不僅僅是臨床技術,還有太多太多.
電話:400-788-0059
郵件:zzsnk@sohu.com